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亞裔: 加國亞裔女遭前男友騷擾 報警好難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(加西網綜合)加拿大 28 歲的韓國移民 Seojin Kim 在分手後遭到前伴侶持續騷擾,而向法院申請限制令是她的最後手段。但是,即便她成功獲得法院的保護命令,她說執行這一命令可能要經歷重重障礙。




Kim 稱在她明確表示不願再聯系、並屏蔽了前男友的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後,對方依然執意糾纏——她在六周內接到了約 450 個未接來電、11 條語音留言及近 500 封電子郵件。她指前男友不斷變更聯系方式,繼續嘗試接觸她,並多次在她的住所和工作地點出現,甚至假扮客戶闖入她的工作場所。


“每次我不得不出門時,我都感到不安全,有點害怕。”她在接受 CBC 采訪時說道。


盡管法院於 2025 年 2 月 21 日簽發了禁止對方接近或聯系 Kim 的保護令,多倫多警方在執行命令上卻顯得遲緩。她說,她向 51 分局提交大量對方違反命令的證據——包括騷擾郵件、電匯附加信息等,但起初卻遭遇冷處理。

“我被告知‘我們現在太忙了’,沒有一個警官願意查看我帶去的材料,”Kim 回憶起她 4 月 12 日首次到警局的經歷時說。


在多次嘗試後,Kim 於 4 月 21 日帶著一位英語母語者再次前往警局,才最終說服一名調查員提交了報告。次日,警方逮捕了她的前男友,並指控其“刑事騷擾”和“違反合法法院命令”。

對此,維權組織表達了憤怒與擔憂。婦女社會正義中心執行主任恩妮卡·麥克格雷格(Nneka MacGregor)指出,這類案件屢見不鮮,反映出執法機關對親密伴侶暴力反應遲鈍。


“我不知道警方還在等什麼,”她說。“當婦女們看到警方沒有認真回應,她們就會更猶豫是否報案。”

多倫多警方在回應 CBC 詢問時表示,雖然無法公開 Kim 案的細節,但他們正在調查這一事件,承諾“嚴肅對待相關問題”。警方發言人 Stephanie Sayer 表示,所有接待人員都將接受培訓,以確保妥善回應求助者。

與此同時,芭芭拉·施利弗紀念診所(Barbra Schlifer Commemorative Clinic)執行主任兼律師迪帕·馬圖(Deepa Mattoo)指出,這起事件暴露出保護令系統性執行不足的問題。

“如果沒有後續的執法跟進,保護令就只是一紙空文,”馬圖說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加西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或許可,嚴禁轉載或摘錄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7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.0027 秒